您的当前位置:陈旧性膝内侧半月板损伤 > 疾病常识 > 膝内侧疼痛问题,这个常见原因居然被很多教
膝内侧疼痛问题,这个常见原因居然被很多教
这是ARCA第篇原创干货
本篇干货内容共个字
读完本文大概需要7分钟
有很多教练会遇到会员咨询膝内侧疼痛的问题,作为教练,我们必须要找准原因,以便给ta制定更合适的训练计划,避免错误的锻炼方式造成更严重的运动损伤。
大多数时候,一定程度受到定式思维的影响,很多教练会下意识地认为膝内侧疼痛可能是由于内侧副韧带,又或者内侧半月板出现了问题导致的,但事实一定是这样吗?
鹅足腱介绍及损伤不良影响
说到膝关节内侧的结构,除了我们一般熟知的内侧半月板、内侧关节囊、内侧副韧带等等,鹅足腱以及鹅足腱滑囊往往容易被我们忽略。
图1:左侧膝关节内侧观
鹅足腱是由缝匠肌、股薄肌、半腱肌三块肌肉止点处的肌腱相结合,共同组成的。它形如鹅掌一般,由后上方至前下方而行,贴附于胫骨骨干近端。鹅足腱本身还有辅助稳定膝关节,防止膝过度外翻或者胫骨相对于股骨过度外旋的作用。在鹅足腱的下方,有鹅足腱滑囊,它的作用主要是帮助减少鹅足腱与膝关节内侧副韧带之间的摩擦。
当鹅足腱或者鹅足腱滑囊出现损伤或者病变时,往往伴随着膝关节内侧疼痛的出现。而这样的症状往往容易与膝关节内侧副韧带、内侧半月板损伤的症状相混淆,带来误诊而影响治疗的手段,甚至导致不必要的手术,影响康复的效果。
鹅足腱或者鹅足腱滑囊如果出现损伤/病变,患者的诸多日常活动,比如:坐下、站起、上下台阶,以及运动中的冲刺、急减速、起跳、落地等,均容易引发膝关节内侧,尤其关节线下方,胫骨骨干近端区域附近的疼痛或者肿胀。患者的生活质量和运动表现将受到不小的负面影响。
另外,依据损伤/病变程度的不同,它还将不同程度地影响下肢关节,尤其膝关节的稳定性,关节不稳或者动态控制不良,势必容易加重关节结构(比如:膝关节前交叉韧带、内侧副韧带、半月板等)的负担,继而可能导致相应结构出现损伤或者病变。
鹅足腱致伤因素分析
除了急性接触性外伤所致的损伤,鹅足腱或者鹅足腱滑囊损伤/病变常常发生在组成鹅足腱的肌肉(尤其是半腱肌)过度负荷,同时下肢关节对位控制不良,存在膝外翻或胫骨相对股骨过度外旋的同时。因此,导致鹅足腱或滑囊损伤的因素可见是多方面的。有且不限于:
体态因素,如:骨盆过宽、股骨前旋(femoralanteversion)、膝外翻、扁平足等。
动态控制不良,比如:
下肢闭链运动中,股骨易内旋内收,而胫骨相对于股骨外旋外展,膝内翻相应增加。
下肢开链运动中,胫骨易过度外旋。
组成鹅足腱肌肉本身肌力不足,负荷易于超出其所能承受的阈值。
日常活动/运动因素,比如:
工作、生活中,常常需要组成鹅足腱的肌肉(尤其是半腱肌)过度负荷,如:长跑、山地跑、划船等。
常常从事存在胫骨外旋的活动,如:芭蕾、足球、滑冰、蛙泳、马术等。
鹅足腱损伤评估
如果怀疑患者存在鹅足腱或者鹅足腱滑囊损伤/病变,这里教您一招,帮助快速判断疼痛是否由于鹅足腱或者滑囊作祟引起。
评估手法:
患者俯卧。
评估者立于测试一侧,引导患者被动来到屈膝、胫骨内旋的位置,患者腰椎、骨盆处于中立位,以此为起始姿势。
评估者一手固定患者骨盆,另一手于患者小腿远端逐渐增加令患者伸膝的徒手阻力,令客户抗阻维持屈膝胫骨内旋的起始姿势。
如果患者膝关节内侧,尤其关节线下方,胫骨骨干近端区域附近疼痛被重新激发,测试为阳性,怀疑患者鹅足腱或者鹅足腱滑囊存在损伤/病变。
测试应该注意左右对比。
当然完整的评估还应该结合患者的临床症状、疼痛起因/受伤动作等,融入体态评估、动态控制评估、相关肌肉肌力及长度测试、关节活动度及特殊测试、触诊等等综合考量,以帮助更周全的定位问题结构及起因。
影像学方面,核磁共振或者超声检查通常能够良好地辅助我们进一步地确诊鹅足腱或者鹅足腱滑囊的损伤/病变。
如果你的会员当中不巧也存在膝关节内侧疼痛,不妨用此方法对ta进行评估,以便更好地为ta制定训练计划。下一期,我们将向大家介绍鹅足腱损伤康复和预防的一些运动小妙招。
戳链接??帮助会员更全面地改善体态、预防损伤
戳链接??帮助会员改善柔韧性/预防损伤
ARCA体能充电站
欢迎来到ARCA体能充电站,分享关于康复体能类的原创干货内容,权威专业、靠谱有趣,为你的专业充电蓄能。
如果你有任何关于健身、体能、康复、营养相关的问题,查不到资料、找不到大神为你解答,欢迎留言,ARCA专业人士将从留言区内选取下一期的内容主题,为你答疑解惑。
联系我们
个人/团体报名或了解
更多ARCA培训资讯:
元元
霍英东Amber
后续更多精彩,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