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陈旧性膝内侧半月板损伤 > 疾病病因 > 膝关节半月板损伤的康复指导
膝关节半月板损伤的康复指导
年轻小伙小黄(化名)平时喜欢打篮球,最近因膝关节疼痛来我科就诊,和医生交流时一直紧张的在问“我的膝盖严不严重,以后还能打篮球么?”王医生给他做了系统的查体并结合影像学检查,告诉他“你是因为运动导致的半月板损伤,目前随着医学发展,可以考虑行关节镜手术解决你的问题。”
什么是半月板?
半月板是嵌于大腿骨与小腿骨之间的一块纤维软骨,表面光滑,质地有弹性,能够增加关节的稳定性,减轻震荡冲击,位于膝关节内侧的为内侧半月板,呈C型,在外侧的为外侧半月板,呈O型。
什么是半月板损伤?
半月板损伤是膝关节常见的运动损伤性疾病。长期的慢性劳损,剧烈运动(如篮球活动中的剧烈跑、跳、投篮等动作中)等,突然感到膝关节剧烈疼痛、肿胀,膝关节伸不直等症状,按压膝关节内外侧疼痛明显。半月板损伤需要适当的治疗,否则很容易引起关节退化,发生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半月板切除后会引起关节不稳定,为了最大限度的保存损伤半月板的功能,应施行最小限度的半月板切除或半月板缝合,常规行关节镜下半月板切除术或缝合术。
关节镜手术
关节镜手术是我科常规开展的手术之一,膝关节镜自从问世以来,成为一种检查及治疗膝关节某些疾病的有效方法,尤其是对半月板损伤有着较高的准确率,可直观的了解半月板损伤的类型,同时在关节镜下进行半月板缝合、成形等治疗。
半月板损伤术后康复训练
很多患者缺乏对半月板损伤关节镜手术后的康复观念,即使患者手术做的非常好,认为手术已经做过了,只需要休养就可以了,殊不知患者没有进行系统的、正确的术后康复锻炼,换来的是关节功能受限,无法完成正常的站立、行走、蹲、上下楼梯等功能。甚至有些患者私自过早或过量的膝关节负重锻炼,导致修补的半月板二次撕裂或其它损伤,需要二次手术。因此半月板损伤成功治愈离不开手术及术后的康复训练。
患者术后需佩戴膝关节支具,膝关节处于伸直位,下地及夜间均需要佩戴,此期康复主要目的减轻手术区域疼痛及肿胀,进行早期肌肉及膝关节活动度练习,卧床期间可行踝泵练习、股四头肌等长收缩,避免肌肉萎缩及关节粘连,术后24小时可佩戴支具,患肢支具0°位行直腿抬高锻炼,患肢无负重下床活动。
术后1周,微痛范围内坐位垂腿,屈曲角度不超过90°,练习后即刻冰敷20分钟左右,如平时有关节内明显发热、发胀的感觉,可每隔1-2小时冰敷一次(如棉花腿加压包扎未拆除则无需进行冰敷)。
术后2-4周,继续并加强直抬腿力量练习,此期每周被动屈膝角度增加10°左右。
术后5-7周,可以尝试患肢负重训练,此期患者不得过多活动,导致关节肿胀影响关节功能恢复及组织愈合。中期康复目的主要是强化关节活动度,强化肌力,改善关节稳定性,恢复日常生活各项活动能力。
术后8-12周,患者患肢可以完全负重,膝关节力求在术后12周内逐渐达到全范围屈曲,例如行保护性下蹲练习。康复目的在于强化肌力及关节稳定,全面恢复日常生活各项活动逐渐恢复运动。
术后12周后,患者需全面恢复运动或剧烈运动,可以在专业指导下开始单膝蹲起练习及坐位抗阻伸膝训练,在剧烈活动中无患肢疼痛及肿胀,使患侧肌肉力量最大程度恢复。
注:本文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简介主办:医院骨伤科十区
本文作者:张伟,住院医师,南京医科大学硕士研究生
本文审核:王军
本文编辑:朱俊美
-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