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陈旧性膝内侧半月板损伤 > 疾病病因 > 关节损伤医院关节外科专家
关节损伤医院关节外科专家
国庆快乐
在日常工作中,膝关节交叉韧带、半月板损伤很常见。损伤又分为接触性损伤及非接触性损伤,摔倒及撞击导致的损伤是直接接触性损伤,运动中的减速、急停、急转、跳跃等导致的损伤属于非接触性损伤。有部分患者在运动中受伤后,对关节损伤程度并不知情或不重视,医院进一步诊治,等病情发展到了关节肿胀、疼痛明显、上下楼梯及上厕所都受到明显影响后,医院诊治,结果极大地影响生活质量,并延误了病情……
患者邓女士,半年前打气排球时扭伤左膝关节,因为当时只是轻微疼痛及不适,以为是“筋拉伤而已”,未予诊疗。大约休息2周后,邓女士运动如常,但是每次运动回来后,左膝关节肿胀、疼痛明显,呈逐渐加重的趋势,上下楼梯及蹲厕时经常出现关节内有“卡壳”及弹响现象,最近1周,她因左膝关节肿痛明显,严重影响到生活及工作,从医院关节外科门诊就诊。
当膝关节核磁共振(MRI)检查回报后,证实了关节外科主任陆吉利的判断:左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断裂、半月板撕裂。最终患者不得不住院接受微创手术治疗。
经科内专家组讨论后,决定使用科内最先进的武器——美国进口的关节镜完成手术。手术是由运动医学专家陈俊副主任医师和李辉主治医师共同完成。据陈俊副主任医师介绍,本次手术顺利,手术是在关节镜下进行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半月板缝合术。术中发现患者前交叉韧带完全断裂并已明显吸收,膝关节内侧及外侧半月重度层状撕裂及根性断裂,膝关节软骨有不同程度磨损及软化,考虑是陈旧性损伤后处理不当或不及时处理所导致。
患者出现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损伤,很大程度上是与运动时扭伤有关,建议损伤后,医院进一步诊治,避免出现骨关节炎等不可逆转的损伤。
陈俊副主任医师介绍,在膝关节内有两条呈交叉状态的韧带即前交叉韧带和后交叉带。由于前、后交叉韧带相互交叉成一个“十”字形,又称其为膝关节十字韧带;前交叉韧带主要控制小腿胫骨向前过度移动及膝关节向内侧的过度旋转,后交叉制带主要是控制小腿胫骨向后过度移动。前交叉韧带损伤时,有时可以听到断裂的响声,同时感到膝关节疼痛。由于关节内出血,几个小时后关节就开始肿胀,行走时感觉膝关节不稳。三周之后,疼痛肿胀会逐渐减轻,能够行走,有的人甚至没有留下膝关节不稳的感觉,往往容易忽视。因为前交叉韧带是关节内韧带,血运较差,难以自行愈合,对于活动较多的年轻人来说,如果不及时治疗,伤后3个月左右会可继发出现半月板和软骨的磨损,将会影响生活质量,甚至会出现膝关节骨关节炎导致落下残疾。对于前交叉韧带损伤的老年人或平时活动少的人,可以看他的损伤程度来选择保守治疗;面对后交叉韧带损伤的患者来说,则是根据损伤的具体情况来选择保守治疗或手术治疗。目前,医院关节外科拥有两台全进口的关节镜治疗系统,成功完成了数百例微创手术治疗,在肩、肘、腕、髋、膝和踝关节韧带重建、骨折复位等微创手术方面,填补了桂西地区技术领域上的多项空白。1关节镜手术与关节切开手术相比它有如下优点1.切口小,美观,可避免晚期因关节表面和运动部位的瘢痕而引起的刺激症状。2.痛苦小,术后反应较小,患者易于接受;经过关节囊和滑膜的小切口比标准的关节切开手术的炎症反应轻,术后疼痛轻,康复快,重返工作快。3.术后早期即可活动和使用肢体,避免长期卧床并发症,减少护理人员和费用。4.基本不影响关节周围肌肉结构,术后可早期进行功能锻炼,防止关节长期固定引起的并发症。5.可以在近乎生理环境下对关节内病变进行观察和检查,有“把眼睛和手指放入关节内”之称,可对关节进行动力性内检查,提高了诊断能力,某些疾病如滑膜皱襞综合征,是通过关节镜才确立的。关节镜检查是一种非常有用的诊断工具,并且比直接打开关节腔手术简单得多,关节镜检查所切开的伤口,通常只要缝1或2针即可,比直接打开关节腔手术有较少的疤痕及疼痛,所以术后的伤口愈合和康复会较快,且较早施行大多数病患,在术后几天就可恢复日常活动,而运动员等需要做较剧烈及技巧性较高的动作也只需要数星期即可恢复,当然,因关节镜手术的不同,恢复时间长短也因人而异。2膝关节镜下手术的适应证(一)滑膜切除术
适用于各种滑膜炎,例如类风湿性滑膜炎、色素绒毛结节性滑膜炎等。
(二)半月板手术
可进行半月板切除、半月板缝合、半月板移植(同种异体移植或半月板假体栘植)。
(三)关节软骨损伤的手术
软骨损伤病灶清理术、钻孔修复术、软骨移植术与软骨细胞移植等手术。
(四)交叉韧带重建手术
膝关节镜下可完成前后交叉韧带重建手术。其重建移植材料有自体材料、同种异体材料以及人工韧带等。
(五)关节内骨折
髌骨切线骨折的处理、游离骨折片的取出、胫骨平台骨折复位等
(六)急性膝关节损伤的早期检查诊断与手术治疗。
医院关节外科
-
-
关节外科专家简介华树良
党委委员、副院长
关节外科副主任医师、副教授
医院学会冲击波专业委员会骨与软骨再生修复专业委员会委员、广西医师协会第一届骨科医师分会常务委员、广西中西医结合学会骨科专业委员会委员、广西中西医结合学会第一届加速康复外科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研究生学历,年毕业于广西医科大学临床医疗系,年7月曾到医院()骨科进修学习;年2月曾到美国弗吉尼亚联邦大学访问留学,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临床工作经验,擅长脊柱退变性疾病及脊柱、四肢骨关节创伤的救治,颈腰椎间盘突出微创臭氧消融术及人工髋、膝关节置换术、膝关节镜检等手术治疗,能熟悉运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SD),有10多篇论文在学术刊物公开发表,主持科研课题获百色市科技进步奖三等奖一项,同时参与多项科研课题,作为参与者获百色市科技进步奖一等奖一项、三等奖一项。
陆吉利
关节外科主任,副主任医师,副教授,研究生学历
系医院学会冲击波专业委员会委员、医院学会冲击波专业委员会骨与软骨再生修复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骨科医师分会外固定与肢体重建委员会“骨搬移糖尿病足”学组委员、SICOT中国部数字骨科学会广西分会委员、广西预防医学会骨与关节病预防与控制专业委员会委员、广西中西医结合学会加速康复外科专业委员会委员等。年毕业于右江民族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年毕业于广西医科大学研究生院;医院进修深造,多次到北京、上海、天津等地学习培训,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临床工作经验,主持和参与多个科研课题,引进和推广多项新技术,擅长早中期股骨头坏死的保髋及髋关节置换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的保膝及膝关节置换治疗、严重糖尿病足的保肢治疗及各类关节疾病、骨肌疾病、脉管炎、骨髓炎、肢体畸形等疾病的诊治。
陈俊
关节外科副主任医师,副教授,
研究生学历
毕业于右江民族医学院临床医学系,曾到北京医院进修学习。曾多次到医院、北京医院运动医学科及广州南方医科大医院进行肩、膝关节镜技术及椎体成型技术专业培训,对骨科疾病的诊断及治疗有丰富的临床经验,擅长关节周围骨折的功能修复重建、关节置换、关节镜下微创手术治疗关节损伤韧带修复等治疗。有多篇论文在国内专业杂志发表。主要参与的科研获科技进步奖。
农家隆
关节外科副主任医师,副教授,研究生学历
广西“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首届魅力百色“十佳仁心医生”。年本科毕业于右江民族医学院,毕业后一直从事骨科及相关外科专业临床工作。年研究生班毕业于广西医科大学外科学专业,医院医院脊柱、矫形骨科研修学习1年和半年。擅长脊柱四肢关节相关疾病的诊治及手术操作,尤其是成人下肢畸形矫正手术、股骨头坏死和膝骨性关节炎保髋和保膝手术治疗,具有丰富的临床诊疗经验。目前在专业期刊上发表论文9篇,其中核心期刊1篇。
杨稀仁
副主任医师、副教授
毕业于广西医科大学,骨外科学硕士,研究方向为骨关节炎的诊治和Ilizarov技术临床应用,曾参加外固定(Ilizarov技术)与肢体重建骨干医师“黄埔”系列培训。擅长骨关节炎、股骨头坏死、运动损伤、四肢慢性疼痛的诊治,擅长四肢足踝畸形肢体功能重建及糖尿病足保肢治疗。多篇文章发表在专业核心期刊。主持厅级科研1项,在研。
◆◆◆◆◆
文章/李辉编辑/宣传科审核/龙能政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