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陈旧性膝内侧半月板损伤 > 饮食治疗 > 所有患者随访期间行走功能基本正常
所有患者随访期间行走功能基本正常
半月板前后角骨性固定方法包括2种技术:一是将半月板前后角分别制成2个骨栓,植入胫骨平台半月板前后角各自的骨道中
方法:对半月板损伤后半月板切除的21例患者,采用本研究设计的手术技术行同种异体半月板移植术外侧半月板损伤15例,内侧半月板损伤6例从半月板切除术至同种异体半月板移植术的间隔时间为0~9年,平均3.8年同种异体半月板移植手术适应证为:年龄18~50岁患者,半月板已切除或无法保留,无严重的关节软骨及软骨下骨病变,无明显的股骨髁或胫骨平台畸形,无膝关节不稳、下肢力线异常者,无感染及其他外科手术禁忌证
目的:对于半月板切除导致的膝关节单间室退行性病变的患者,(同种)异体半月板移植是一个可供选择的治疗方法决定异体半月板移植手术效果半月板损伤康复治疗的最重要因素之一是半月板前后角固定的质量二是在半月板前后角之间保留1个连接骨桥,植入胫骨平台半月板前后角之间的骨槽中本文采用关节镜下半月板移植前后角骨性固定的微创手术技术,临床结果显示能够比较精确地完成异体半月板移植手术,获得较好的临床效果
结果:全部患者平均随访16.3月,无手术副损伤发生,无感染及需要摘除移植半月板者无明显异体组织免疫排斥反应膝关节活动度术前均达到完全伸直,术后膝关节伸直度数与术前水平相当屈曲活动度术前为105~150(平均121.4),术后末次随访为120~150(平均132.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123,p=0.268)其中,2例患者术后忽视康复锻炼,随访期间膝关节屈曲活动度(120°,120°)未达术前水平(135°,150°)1例患者术前膝关节右膝内侧半月板损伤屈曲受限(105°),术后经康复训练屈曲活动度改善(135°)所有患者随访期间行走功能基本正常ikdc分级术前正常和接近正常者(a级和b级)占14.3%,术后占7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 13.840,p =0.0002)术前均行mr检查,mri影像均表现为半月板影缺失或呈ⅲ级以上损伤信号影术后1年mr检查13例, 1例移植半月板前角和2例后角有ⅰ、ⅱ级损伤信号影,但无临床症状其余均外形良好,但有内部信号不均匀现象
结论:异体半月板移植的中短期的临床随访结果证实:如果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采用正确的半月板移植手术技术,周密的术前计划和仔细的手术操作可以达到较好的临床效果,一定程度地恢复膝关节功能
白癜风的症状有哪些白癜风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