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

您的当前位置:陈旧性膝内侧半月板损伤 > 饮食治疗 > 跑步课堂超量恢复与过度训练

跑步课堂超量恢复与过度训练



超量恢复

超量恢复有助于提高运动成绩、增强训练效果。

强度较大的合理训练会刺激肌肉,身体会因此而感到疲惫和无力。在其后的休息时间,身体会逐渐恢复,并试图自动做出调整,以适应之前所承受的负荷。为此,身体的肌肉会增加,储能物质也会增加,使体能超过训练前的水平。我们将这一现象称为超量恢复。

出现超量恢复的原因在于训练后活跃的肌细胞做出了适应性调整——肌细胞的体积变大,其中的蛋白质含量也增加了。

如下图,超量恢复要经过以下几个阶段:

①~②:在训练开始阶段施加负荷,增加对肌肉的刺激。

②~③:负荷造成机能下降。

④:机能开始恢复,回到初始水平,之后出现提升。

⑤:超量恢复达到最大值,机能提升。

此时必须启动新一轮训练,以刺激肌肉,进一步提升身体机能。如果此时不增加负荷来刺激肌肉,机能会逐渐回落到初始水平。

休息1~2天后,身体的机能(成绩)由于超量恢复的原因会有所提升。趁这个时候对肌肉施加新一轮的强烈刺激,就会再次出现超量恢复。

开始进行后续训练的时间因人而异,但是身体感觉敏锐的人可以感知到自己何时应该进行后续训练。只有当肌肉发痒、发麻,并且感到全身充满力量时,才说明超量恢复达到峰值,身体做好了接受新一轮高强度训练的准备。接受高强度训练后,身体何时恢复取决于做无氧运动的时长。在无氧运动状态下每跑1千米需要一天的恢复时间,高强度的训练则需要约两天的恢复时间。

超量恢复:最好在身体机能恢复到最佳状态的时候进行新一轮训练,并持续不断地按此方法进行训练。?

过度训练

过度训练指在机能尚未恢复之前,过早地进行新一轮训练。如果新一轮训练开始得过早,就会造成过度训练,导致机能水平下降,因为此时机能尚未恢复,无法进一步增强。只有通过有效的恢复,并合理利用超量恢复,才能实现机能水平的提升。

单调而雷同的训练(比如每天都以同一速度慢跑1小时或者训练时的心率不足最大心率的70%)不能对肌肉形成有效刺激,因此也没什么效果。身体会适应这种反复出现的负荷,但机能水平不会有所提高,这样的训练没有意义,身体素质也没有提高的空间。?

要实现超量恢复,必须在高强度训练前后进行较低强度(心率达到最大心率的65%~75%)的训练,这种强弱交替的训练强度为人体提供了超量恢复的可能。例如,在1-2-3-2-1千米法特莱克跑后第二天进行慢速耐久跑,之后休息一天,再以10公里跑的比赛速度进行10×1千米间歇跑。

专业运动员则更适合2-1-3-1的周训练方式,即在一周内先进行两天的高强度训练,之后休息一天,再进行三天的高强度训练,再休息一天。?

利用超量恢复进行训练的方法

能否实现特定的训练效果取决于训练强度和时长是否合适。

训练对肌肉的刺激情况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察训练对肌肉的刺激情况。

①刺激强度

刺激强度指单次负荷占个人所能承受的最大负荷的百分比。

就慢跑而言,刺激强度即单次慢跑时的心率占最大心率的百分比。

就力量训练而言,刺激强度即单次移动的重量占最大重量的百分比。

②刺激密度

刺激密度体现了运动负荷与间歇时长之间的关系,间歇时间越长,刺激密度就越小。在不同的训练中,应设定不同的间歇时长。

以慢跑为例,进行10组1千米慢跑,组间行走3分钟。

以力量训练为例,完成3次动作算1组,完成10组,组间休息1分钟。

③刺激时长

单一刺激或者一系列刺激的持续时长被称为刺激时长。

以慢跑为例,4分钟跑1千米,跑10千米的刺激时长是40分钟。

以力量训练为例,做3次仰卧推举的刺激时长是2分钟。

④刺激次数

每个训练单元施加单一刺激的次数被称作刺激次数。以慢跑为例,每4分钟跑1千米,跑10千米的刺激次数是10次。以力量训练为例,完成3次仰卧推举为1组,完成10组的刺激次数是30次。

具体训练方法:

①持续训练法:重复训练方法

②间歇训练法马拉松的训练方法

③重复训练法运动训练方法与手段

备注:点击上面方法对于后面的文章即可跳转阅读!

往期文章推荐阅读:

10公里训练计划合集

半马训练计划合集

全马训练计划合集

跑步着地方式的思考与建议

跑步“呼吸”,你需要了解的一些知识

夜跑的时间和一些注意事项

长跑中的“极点”现象,一般人不建议轻易去挑战!

提升跑步表现的核心力量训练(1)

跟腱炎的再认识

小腿损伤篇:跟腱断裂

膝关节损伤篇:髂胫束综合症

膝关节损伤篇:髌骨肌腱炎

膝关节损伤篇:半月板撕裂

小腿损伤篇:踝关节扭伤

脚部损伤:足底筋膜炎

髋关节损伤篇:内收肌肌腱炎和体育疝

髋关节损伤篇:内收肌管综合征

髋关节损伤篇:内收肌拉伤

Turbo徐



转载请注明:http://www.nbmaw.com/yszl/127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