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陈旧性膝内侧半月板损伤 > 预防治疗 > 治疗师文分享小谈人工膝关节置换术
治疗师文分享小谈人工膝关节置换术
膝关节置换在上个世纪70和80年代开始广泛应用于临床,目前已被认为是终末期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有效且费效比较高的治疗手段。与其它外科植入物一样,最早的膝关节假体也是由医生与工业企业合作设计生产并引入医疗市场的。
TKR的主要临床指征是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这大约占所有手术量的94-97%。导致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病变的原因复杂,是患者本身体质状况与膝关节所受机械力量共同作用的结果。这些相关因素包括骨密度、骨形态、半月板退变、性别、性激素、以及创伤等,但最主要的危险因素是年龄和肥胖。发达国家的人群正面临老龄化过程,并且肥胖人群比例逐渐增加,因此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发病率的增长也就无法避免。
手术指征目前通常公认膝关节终末期骨性关节炎以及持续性严重疼痛是TKR的主要手术指征。罹患上述病变的患者无法通过关节镜手术解决相关问题,而膝关节周围截骨通常只考虑应用于55岁以下相对年轻的病例。一般来说,接受TKR的患者存在影像学上的终末期病变,但应该主要根据患者的主观症状来确定是否进行手术治疗。
术后康复
人工膝关节置换术目前已成为治疗各种疾病导致膝关节毁损病变的重要手段,但只把手术成功寄托在手术技术上,而不进行术后康复训练,则不能达到手术应有的疗效。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后的康复治疗已经成为手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康复评定:⊙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后康复评定对于指导、调整康复方案及评价最终治疗效果都具有重要作用。
评定包括⊙对股四头肌和腘绳肌肌力的评估
⊙膝关节情况评估:膝关节畸形程度,软组织平衡状况,局部骨质状况等。
⊙人工膝关节术后位置评价
⊙膝关节功能评分
康复⊙预防长期卧床的并发症:深静脉血栓、压疮、肺部感染、尿路感染等。
⊙改善和恢复膝关节活动范围,减轻膝部疼痛。
⊙通过步行训练,尽快恢复患者独立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提高生活质量。
术后康复的训练方法
1.股四头肌等长训练:仰卧位或坐位,患膝伸直,在不增加疼痛的前提下尽可能最大力量等长收缩股四头肌。
2.腘绳肌等长收缩:仰卧位或坐位,患膝伸直或稍屈曲,在不增加疼痛的前提下尽可能最大力量等长收缩腘绳肌。
3.伸膝练习:坐位或仰卧位,足跟垫高,空出小腿及膝关节,保持20—30分钟,必要时可于膝上加重物。
4.直抬腿练习:仰卧位,尽可能伸直膝关节,直腿抬高。力量增强后改为坐位,可在踝关节处加适量负荷以强化练习。
5.髌骨松动术:以手指指腹或掌根推髌骨边缘,向上、下、左、右四个方向缓慢用力推动髌骨。每方向10~20次,2~3次/日。
评定及教育
出院前评定及教育:出院前进行双侧下肢肌力、膝关节活动度、行走能力、膝关节功能评分等评定。教会患者家庭训练方案,强调术后应避免的动作及体位,3个月内每周返院康复治疗一至两次。
"肌骨疼痛康复专科建设”是我们共同的目标,无论您来自哪里,都将在这里接收专业实用的康复科普知识,欢迎加入我们!
北京中科白巅疯医院中科公益抗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