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陈旧性膝内侧半月板损伤 > 疾病表现 > 十大错误锻炼方式不能强身,反而伤身
十大错误锻炼方式不能强身,反而伤身
锻炼身体,维护健康,是当代社会普遍的生活方式。不过,您可曾想过,一些看似正常的运动方式,其实存在极大的隐患?今天,我们就来揭开这些"假运动"的面纱,一探究竟。
长时间广场舞引发膝关节疼痛
在公园里,随处可见一群群的大妈们腰肢扭动,跟随节奏翩翩起舞。广场舞似乎已成为她们生活的一部分。不过,您是否也看到过有些大妈在跳舞时龇牙咧嘴,扭了扭膝盖,面露痛苦?
"这一类病人症状基本相同:膝盖伸屏没问题,但在爬楼梯时膝盖疼痛明显,严重的走路都会不舒服,休息几天后疼痛有所缓解。"张医生如是说。
为何跳广场舞这么容易受伤?原来现在的广场舞动作设计愈发困难,不乏身体旋转、下肢扭转等高难度动作,对身体平衡能力、下肢力量和稳定性都是极大考验。加之广场舞动辄一两个小时,意味着关节长时间使用,自然损耗严重。
张医生谆谆教导:"跳广场舞时间不宜太长,难度也不可太高,要适当控制强度,保护膝关节才是上策。"话虽如此,大妈们是否会从此三思而行,又得打一个问号了。
肩袖撕裂伤是否可以甩手臂锻炼恢复?
"我的肩膀一直疼,听说做些上举运动能缓解,就一直在练习..."老陈说着,眉头一皱。
"这可不行!"张医生斩钉截铁地说,"您患的正是肩袖撕裂伤,甩手臂锻炼不但无法治本,反而会使伤势加重。"
原来,肩袖撕裂伤与肩周炎是两种完全不同的疾病。肩周炎是自限性的,最多不超过两年即可自行好转。而肩袖撕裂伤若不正确治疗,反复做错误的锻炼动作,只会令伤情雪上加霜。
单杠转肩、棒球投掷、举重等动作,都会加重肩关节负荷,加剧撕裂程度。所以,对于肩袖撕裂伤的患者,要特别小心这类运动,以免小伤口变成大败笔。
继续围绕主题展开...
"燕儿飞"与仰卧起坐对老年人而言是"忌果"
提起锻炼腰背,很多老年人都自诩不虚,说练习"燕儿飞"有年头了。的确,"燕儿飞"是种不错的运动,但对上了年纪的人未必合适。
"因为老年人关节椎间盘老化,有关节增生,椎管狭窄等问题。过度的伸展会加剧关节的挤压和碰撞,增加椎弓的硬力,造成骨折的危险。同时也会让本就狭窄的椎管变得更为狭小。"张医生耐心解释道。
另一项广为人知的腹肌运动——仰卧起坐,对老年人同样是个大忌。仰卧起坐需要把双腿蜷起练习腹肌,力度之大已超过国际劳工组织对椎间盘牛的定力限制,会明显加重腰椎部位的负荷,加速椎间盘退变。
"何况,绝大多数老年人的颈椎、腰椎或多或少都存在一些问题,骨质疏松也是常见的毛病。一旦做错运动,给颈椎腰椎造成的伤害或许将无法逆转。"张医生说,"再加上仰卧起坐对头部晃动幅度较大,患有心脑血管疾病的人很容易因而血压升高,发生意外。"
看来,对于上了年纪的朋友,除了"燕儿飞"和仰卧起坐,类似的高难度腰腹练习项目都应当三思而行。
大强度高难度锻炼增加意外风险
年轻时候坚持高强度运动,在生理和心理上或许还可以勉强承受。但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机能逐渐走下坡路,若勉强锻炼,反而会落得"力不从心"的下场。
"很多人认为,运动强度越大,运动量越大,越有益身体健康。"张医生叹了口气,"其实不然,爆发性剧烈运动,可能导致血压升高、心率加快、心肌缺血缺氧,增加意外发生的风险。"
运动是为了强身健体,而不是勉强逞一时之力。因此,对于上了年纪的朋友,适可而止才是上策。运动贵在坚持,而不应过于追求燃烧卡路里的速度和强度。
爬楼梯与登山损伤膝盖的"罪魁祸首"
爬楼梯作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似乎并没有什么大不了的。可是,您是否想过,爬楼梯对膝关节的损伤其实是暗地里的"伺机而动"?
"在爬楼梯的过程中,膝关节需要承受明显加大的压力。"张医生说,"反复撞击膝关节,再加上重复动作,这无疑会加大受伤的风险,诱发膝关节疾病。"
与爬楼梯类似,登山运动同样容易伤及膝关节。"下山时,膝关节所受到的冲击力相当于自身体重的5至8倍,这会加重髌骨软骨面和半月板的损伤。"张医生直言不讳,"登山运动堪称是膝关节损伤的高发项目。"
继续探讨错误锻炼方式...
头颈部绕圈练习潜藏风险
头部和颈部是人体的要害部位,稍有不慎便可能酿成大祸。然而,很多人经常做头颈部绕旋练习,认为这样有利于缓解酸痛,对颈椎也好。其实并非如此。
"如果老年人患有重度动脉硬化,甚至颈动脉斑块形成,头颈部剧烈绕旋就存在很大风险。"张医生语重心长,"它可能导致头晕恶心呕吐,甚至跌倒受伤。严重时更可能引发动脉斑块脱落,酿成更大的意外。"
由此可见,对于上了年纪的朋友,进行头颈部锻炼时一定要适可而止。张医生建议,降低动作幅度、速度和绕旋力度,两侧及前后摆动幅度应控制在度以内,并可适时静歇2-3秒,这才能达到舒筋活络的效果,而不会给身体带来伤害。
运动损伤后勿盲目"热敷"
生活中,因运动不当或身体失去平衡而导致的运动损伤时有发生,比如常见的脚踝扭伤。有些朋友会在第一时间热敷伤处,以为这样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加快痊愈。其实做法正确吗?
"运动损伤如脚踝扭伤,正确的处理方法是:损伤发生后24小时内,要先用冰块等工具冷敷。"张医生解释说,"冷敷可使伤处组织降温,毛细血管收缩,减少出血和渗液,有利于控制病情发展。过了24小时后再热敷,这样才能加速局部血液循环,达到活血祛瘀、消肿、减轻疼痛的疗效。"
可见,在运动损伤的急性期,热敷绝对是一种错误做法,不但无法促进恢复,反而会加重伤情。因此,遇到运动损伤,大家一定要学会正确的处置方法。
倒走练习与空腹晨练隐患重重
除了上述这些常见的错误锻炼方式,还有两种情况也需格外引起重视——倒走练习和空腹晨练。
在公园里,我们常常可以看到一些老年人沉浸在倒走练习中,认为这种方式更有锻炼效果。但实际上,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的平衡能力、视力、反应能力都有所下降,倒走时极易因为失足而摔伤。
此外,一些老年朋友喜欢一大早就赶在阳光升起之前开始晨练,以为这种"空腹运动"会事半功倍。但张医生直言不讳:"空腹晨练其实是非常危险的!腹中已空,再剧烈运动就会出现供血不足,引发头晕、心慌、腿软等不适症状。对于有心脑血管疾病的老年人,更可能会突然摔倒,严重时甚至会猝死。"
可见,爱运动的朋友们一定要选择正确的锻炼方式,远离那些存在安全隐患的"假运动"。只有科学健身,才能收获强身健体的好效果。
总的来说,跳广场舞、做肩袖伤后恢复训练、高难度腰腹练习、大强度高难度锻炼、爬楼梯和登山、头颈部剧烈运动、运动伤后盲目热敷、倒走练习和空腹晨练,这些都是普通人群容易产生的错误锻炼方式,给身体带来各种潜在风险。正确健身,安全第一,适度适可而止,才是上策。生命的确短暂,但活着的每一天都应该去拥抱美好。让我们共同珍惜当下,用正确的方式强身健体,去拥抱崭新的明天!